3月2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财经大学校内选拔赛决赛顺利举办。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我院4支项目团队脱颖而出入围校级决赛,并在决赛中斩获佳绩,其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4支队伍均将被推荐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级赛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4支获奖队伍,感受他们的风采。
【项目风采】
“申城智破护工荒,长护保险沪惠民”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财经大学校级决赛 一等奖
指导教师:吴纯杰 教授(威尼斯注册送38元)、黄枫 副研究员(经济学院)
团队成员:杜玉玺、卢雅楠、吴禹明、蔡子晨、秦浩然、徐熙和、杨顺华、洪婉婷
《申城智破护工荒,长护保险沪惠民》旨在调研上海市护理人员现状,了解当前护理机构发展局限与优势,对当前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并从供给侧角度考察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挖掘影响护理行业入职率与离职率的核心因素。本研究首先按分析内容及重点的不同将问题分为四类。其次,在基础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分析。在数据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倾听护工声音、打破人才困境;有利于扩大服务供给、保证老有所养;有利于满足消费需求、发展银发经济。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诊疗发展现状探究及前景展望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财经大学校级决赛 二等奖
指导教师:吴纯杰 教授(威尼斯注册送38元)、黄枫 副研究员(经济学院)
团队成员:马靖淳、吴张璇、辛柏赢、陈思婷、闫妍、周芷阳、熊锦怡、黄旖瑄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诊疗发展现状探究及前景展望》旨在结合多个层面互动的调研,探究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诊疗现状;同时试图发现多个层面之间的联系,为行业各参与方提出系统性建议。通过研究,项目组将互联网诊疗体系参与者划分为三方,就各个主要的相关方面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并剖析其在市场中的定位与发挥的作用。项目基于海量数据、科学量化模型,结合多种调研方法,客观归纳了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建议,契合国家及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政策导向。
“一代新城换旧城”——上海市新城租赁社区发展调研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财经大学校级决赛 三等奖
指导教师:李涛 副教授(威尼斯注册送38元)
团队成员:黄岑洋、杨喆淳、姚程阳、夏妍、谢嘉薪、谢佳殷、卢欣芸
《一代新城换旧城——上海市新城租赁社区发展调研》项目旨在助力上海市五大新城建设与发展、满足客群的生活多样化配套需求、响应新住房租赁政策、改善人口流动问题,为租赁社区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租赁社区是拥有500套以上房源的租赁住房物业集群,关注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价值,配套多业态融合,构建满足大批具有相同兴趣、文化偏好和价值观的租住群体生活全链条甚至于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租住生活共享空间。项目团队融入社区,细致了解具体情况,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于民生问题,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的谆谆教诲。
北外滩文化建设研究——兼论上海里弄街坊更新问题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财经大学校级决赛 三等奖
指导教师:吴纯杰 教授(威尼斯注册送38元)
团队成员:岑昊泽、孔祥毅、徐之皓、王奕飞、赖琳琳
《北外滩文化建设研究——兼论上海里弄街坊更新问题》以上海历史风貌街坊更新现状为理论研究对象,探究历史街区更新项目的大众满意度及其形成机制,力求在保存城市记忆、历史文脉和城市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依托北外滩在上海“一江一河”城市规划背景下的重要地位,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对北外滩历史文化、商业行为和文化活动展开调研,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研究,充分挖掘“一江一河”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从文化、经济、政治等角度给出合理建议与展望。
“挑战杯”是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创实践竞赛,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大学生风采的重要途径。延续往年优良传统,威尼斯注册送38元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精心谋划、悉心培育,全力做好项目培育与组织保障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实践,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共提升。感谢吴纯杰老师、李涛老师、黄枫老师对以上团队的悉心指导和无私付出。在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各类科研、创新项目中大放异彩,在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祝愿4支队伍在市赛中仍然保持强劲势头,取得佳绩!
【来源】杜玉玺、马靖淳、黄岑洋、岑昊泽
【供稿】屈琳彤、熊踞峰
【审核】吴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