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根本目的,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教育引导教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确保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2023年5月16日,威尼斯注册送38元师生走进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学习了解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开展实践教学。
上海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新兴的全球城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聚焦上海2035总体目标,以“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充分展现了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愿景和城市精神。
学院师生分别参观了“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主题展厅,在多元文化碰撞中领会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在创新创业环境下感受创新引领发展的驱动作用,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号召下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该展示馆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VR、AR、全息影像、8K大屏、5D数字化城市沙盘等数字化手段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徐徐铺陈开来,为我院师生提供了硬核尖端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学院师生党员同志对上海的历史发展之路和未来“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定位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学院全体党员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保持奋斗姿态,以锐意进取的勇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不断贡献统计人的力量。
教师熊踞峰谈到:此次走访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可以感受到每一幅照片、每一段视频、每一件物品所承载的城市发展历史记忆。尤其是5G、VR、模拟空间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极大提升了上海城市文化对人的吸引力,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变得更立体、更有温度。通过对“人文之城”“创新之城”和“生态之城”的逐步了解,上海城市发展中主要产业和行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规划在发展中所起的各种作用凸显出来,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科学规划对于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生夏妍谈到:走进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写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背景墙就映入眼帘。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上海为打造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而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展示馆内运用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充分整合和优化资源,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弘扬城市文化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使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更加有魅力;始终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在此过程中,我也全面了解上海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上海2035规划、五大新城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发展脉络和科学内涵,感受了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愿景和城市精神。
学生谈英文谈到:今天下午,我和老师同学们一同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上海对外展示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本次参观让我对上海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馆内展现了上海从明清甚至更早之前的小渔村如何渐渐地演变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从外白渡桥到新天地,从极具地域特色的石库门到高耸摩登的东方明珠,我们如同穿梭于时空的夹缝,如此大的反差却奇妙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感叹上海十年来巨大的变化。这样宏伟的发展不仅凝聚了上海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对于上海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前的世界我们无法参与,但是以后的城市变化中必然有我们的贡献和努力!
文编:屈琳彤
编审:王钰钦